鄞县芝麻官

时间:2021-12-02 09:13:43

北宋庆历七年(1047年),王安石调任浙江鄞县知县。

说也奇怪,王安石上任半个多月了,还没有升堂处理过一件政事。劣绅造谣说他是个不理民情、不懂政务的糊涂芝麻官。其实,这半个月,王安石干的事情可多了!头几天,他查阅了该县的全部文书档案,找了官吏、兵勇、狱卒进行交谈,了解该县的政事、民情,走访了名士、乡绅。他这是收集资料,制订治鄞方案。

有一天,王安石步行数里,走访一位当过几任县令,如今告老林泉的乡绅。他们初次见面,谈话十分投机。从这位老乡绅的言谈中,王安石知道他不仅有丰富的治理经验,对鄞县的情况了如指掌,而且有为家乡捐力的强烈愿望,从而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意。在一个时辰的长谈后,王安石突然把话锋转到治鄞的问题上来了。

“老乡绅德高望重,学贯古今,晚辈不才,初出茅庐,来作一县之主,敢问当以何事为先?

“大人年轻有为,政绩卓著,老朽闻之久矣。承蒙下问,不怕别人说你问道于盲么?”

“老乡绅谦恭美德,不才于今知之矣。公不为晚辈着想倒也罢了,何不为乡亲们出谋划策呢?

老乡绅见王安石一片诚心,没有半点虚假。心下暗想:老夫阅人无数,没见过这样勤于政事的官员。人家既然诚心下问,岂能再不详陈己见?于是,他对王安石说:“老朽本无高见,今大人诚意相询,怎敢闭口不开。我以为要把鄞县治理好,使之民生乐道,府库充盈,一是兴修水利,二是贷谷与民,立息以偿,当务之急尤在水利。言之不当,望君谅之。”

“讲得好,讲得好,我一定把兴修水利,作为治鄞的首战来攻。”

王安石与老乡绅又天南海北地谈了一个多时辰,才依依不舍地告别,回到县衙。

第二天清早,王安石只带了一名家丁,从县城出发,进行水利设施现场考察,经万灵乡、进育王乡,到东海边,至芦江,再乘船到洪水湾,还到了桃源和清道乡。他这一次外出十三天,察访了十四个乡邑,目睹各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,庄稼因干旱而大片焦枯,人们逃荒要饭的惨状。心中感慨万千,不禁自言自语地说:鄞县自古以来,就是一个鱼米之乡。那时这里的沟渠通畅,水网相连,年年旱涝保收,人们安居乐业。谁知我朝开国八十年来,地方官吏一味兼并,不恤民情,造成今日沟渠淤塞,十天不雨,大河小河见底的现状。我要在这里把我的为政之道付诸实践,当务之急就是兴修水利。回到县衙,他马上召集管理水利的官员根据自己实地察看的情况,安排兴修全县的水利设施。

当年冬天,就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农夫“起堤堰、决陂塘”,大搞水利建设。由于这件事办得符合实际,民心所向,男女老少都积极参加。第二年,鄞县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。

王安石在鄞县任县令期间,进行了许多改革的尝试。这些改革措施的试行,为日后革新变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所以,王安石对鄞县有特殊的感情,当他离开时,依依不舍地写了这样一首诗:

山根移竹水边栽,已见新篁破嫩苔。

可惜主人官便满,无因长向此徘徊。

鄞县人民也深深怀念这位父母官,据《鄞县县志》记载,为纪念王安石在鄞县的政绩,当地人们兴建了“荆公读书台”、“王安石庙”、“忠应庙”、“灵佑庙”等十余处。现在,宁波市已将“忠应庙”修复一新,并改建为王安石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