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 展馆动态 > 展馆快讯

临川文化之勤廉篇|乐史和他的《慈竹诗》

时间:2022-07-22 16:10:51

走进宜黄县黄陂镇霍源村,人们可以看到村边一丛丛青翠的簇生竹,它的名字叫“慈竹”。慈竹本产自我国西南,是四川竹类中分布最普遍的一种,亦称“子母竹”“钓鱼慈”,属禾本科,秆圆筒形,高5~10米,秆材坚韧,一般用以劈篾编扎竹器,又可作造纸原料。说到“慈竹”,村中父老都会自豪地谈起他们的一位远祖——乐史,慈竹就是乐史在四川为官时,从千里之外移植过来的。千年之后的今天,慈竹不仅在宜黄霍源村长势良好,《慈竹诗》所倡导的道德风尚更是在此世代相传。


乐史诞生于公元930年,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、方志学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其巨著《太平寰宇记》,流传至今而不衰。


乐史生长的时代,正是“朱温扰京兆”,唐之后中国重新分裂、五代十国混战的时期。乐史的祖父乐程死于战乱,父亲乐璋在家园被毁后,携妻南逃,于公元924年来到江西临川郡,次年,定居于抚州。乐璋身负武功,被人举荐当了临川尉,不久,升为临川丞。公元929年,战火烧至江西,时年55岁的乐璋,为求太平,只好又告假“上山隐居”,以“祁嗣宜黄华山”的名义,迁居到偏僻的霍源山村。之后,乐史出生,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个“母梦异人,吞五色珠而生史”的神奇传说。晚年得子的乐璋乐不可支,据说为儿子取名就花了三天时间。他希望儿子首先是堂堂正正做人,故取字“子正”。又希望他能像祖父、太公一样,“乐诗、乐文”,荣登仕途,为国家兴旺效忠;“乐书、乐史”,见危授命,为天下太平尽力。乐史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,他胸怀大志,勤奋好学。南唐保大十年(952年),时年22岁的乐史科举考试及弟,是临川文化史上本土产生的第一个进士,之后,他做了齐王景达在抚州时的秘书郎。乐史的志向是遵循父训,效忠朝廷,为民求太平,南唐的腐朽使他对前途丧失信心,于是挂冠回乡,隐居办学。建隆元年(960年)正月,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,夺取(后)周政权,建立了宋朝,中国历史出现新的转机。开宝八年(975年),宋军随下金陵,李煜降,长期封建割据的政局结束。统一后的大宋王朝,经济恢复发展,社会逐渐安定。国运的昌盛,使乐史看到了光明,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,他以大宋“见任官”的身份,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,再次荣登甲科进士。自此,“史得佐武成军,上书言事,擢为著作佐郎,知陵州(现四川省仁寿县)……”从此,仕途之路愈走愈宽阔。


“一枝丹桂两回春”“火浣重烧转更新”。陵州任上,乐史春风得意,他为国家统一、人民摆脱深重的政治灾难而喜悦,也为自己有机会在仕途中施展才能而欣感。


辛巳年(981年)春,出外巡视时,陵州城郊郭村坞中一丛丛的翠竹将他吸引,“一丛阔数步,森森数十茎。长茎复短茎,枝叶相峥嵘。去年笋已长,今年笋又生。高低相依赖,浑如长幼情”。经打听,他得知这就是唐代杜甫在《假山》诗中,曾经吟咏过的“慈竹春阴覆,香炉晓势分”的蜀中“慈竹”。“生向内,不离根本,非物象之奇,实乃草木之义门也”。喻物类人,乐史胸中涌起浓浓的诗情。他联想起唐末以来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,互相倾轧,带来天下大乱;五代时期军阀当政,人伦丧绝,造成世风日下。现在刚刚建立起来的太平日子,弥足珍惜,从儒家礼乐与仁义的思想出发,他非常希望所处的社会,能似慈竹物象所示:“孝子侍父立,顺孙随祖行。慈爱必孝顺,根茎信天成”。他眷恋历史上好的时期,“吾闻唐之人,孝行常忻忻”,举出张公艺、冯宿、吕元间、虞卿、董洪直、钟绍京等人的生动事迹,盛赞其“孝行动天地,鸟兽皆随时”;他憎恶兽心人面者,列出李钧、李玕、崔湜等人的倒行逆施,鞭挞其“污人伦”“诚可悲”。他在诗中呼吁:“夫为人子者,莫若事尊亲。夫为人父者,莫若教儿孙。积善与行孝,可以立其身”。最后,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写这首诗的目的:“吾愿移此竹,栽于率土滨。使彼行人见,皆为慈孝人”。他不事雕琢,一气贯之,五言长篇,凡四十韵,叙事说理,七迁而韵味平易自然。


《慈竹诗》把做人的道理寓于物象之中,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乐史的政治理想。早乐史一百多年的唐代大儒韩愈,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说,他的道统就是传先王之教,以正人心,使人人变为志诚君子,进而成为治国的人才。韩愈的道,就是孔子学说的核心:仁与义。乐史继承了这种观点,借慈竹以发挥。对慈竹乐史不仅作诗颂之,而且将慈竹植于府院中。据乐氏十三修宗谱记载:“公此诗初刻于陵州,再刻于舒州宣化庙,移竹归植,又于家屋屏风间书之”。乐史总企望能遍栽慈竹,让天下人从慈竹的“春阴覆”“长幼情”中,受到启迪和规范自己的行为。


《慈竹诗》产生于乱世初定之际,其颂扬的道德观念顺应民心,当然也是朝廷维护统治的需要。在我国,三千多年前的周公旦“制礼作乐”,以此治理国家,“礼”是道德规范,“乐”是包括诗、歌、舞在内的综合艺术。礼乐结合,成为人们必须遵循的法规、制度、仪式。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尊儒,不但自己好读儒家著作,而且要求臣下多读,以明治国之道。在他的倡导下,北宋官僚队伍中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,连宰相赵普都曾自诩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。宋太宗看到《慈竹诗》,高兴之余,先后和诗四首。前两首为:“堂前慈竹绿荫荫,堂下儿孙考悌心。和气一门仁道尽,传家何用满簏金”;“有竹名慈世世昌,远移根蒂在陵阳。至今奕叶流芳盛,始信卿家庆泽长”。欲用《慈竹诗》来宣扬“孝悌”,打造和睦氛围,营建太平盛世,宋太宗可谓深领其中的韵味。大宋的最高统治者,对一首诗重视到如此程度,这在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。


《慈竹诗》的影响,首先表现在乐氏家族内其理念的传承。乐史的三个儿子同登淳化三年进士,长子乐黄裳官至太常博士;次子乐黄中考中进士后,为持家政而不仕;三子乐黄目官至谏议大夫兼左庶子,受恩赐“金紫”朝服,死后追赠太子太傅,王安石在《乐氏源流序》中称他“性温淳,其为吏以廉洁,以文雅,初与父史同在文馆,缙绅荣之”;幼子乐黄庭咸平二年登第,亦升至太常博士;黄中子宝国,景元年进士;黄裳孙滋,天圣八年进士,应嘉祐元年乡举……正如清欧阳竞无为乐氏第十三修谱撰写的序文所言:“一时科名仕宦作抚郡临川人物之冠”,乐家“不染地邪行而孜孜以敬宗牧族”;清金溪进士辜彦卿《抚南宗谱氏》所述:乐氏“其源远,其流长,而其支派之大且繁,代有显人”。《慈竹诗》宣扬的伦理道德,从维系一个家族世系的千年繁衍中,似乎也得到验证。


作为抚州历史上产生的第一位进士,乐史对临川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。自古以来,抚州人民勤于农耕,礼于诗书,明理务实,儒雅通达,自强不息,智而能文。宋以后,抚州才子以家族为单元成批、成块地出现,就像乐氏父子的这种形式。综观其例,都可以联系到乐史这位卓有贡献的文化先驱,联系到他崇尚的慈竹理念。

出品抚州日报社

来源邓全恩

编辑丨黄琪华  编审丨曾辛瑀  监制何志兰